至2020年底,東莞市應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確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10月9日下午,東莞全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動員大會召開。
東莞市副市長劉煒、市政府副秘書長賴健偉,全市副處級以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分管領導,市城管局主要領導,市城管委辦公室全體成員,市城管局副處級以上干部、綜合執法支隊、各科室及下屬單位負責人,各園區管委會(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城管分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會議涉及到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標準及收運處理要求,建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配套體系以及部門職責分工等內容,將進一步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公共機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東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做法由政府主導,全民參與,落實屬地主體責任,強化公共機構和企業示范帶頭作用,倡導市民培養垃圾分類意識和形成良好習慣,營造全民參與的社會氛圍。
據悉,2018年起,東莞推進全市公共機構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加快完善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園林廢棄物等分流分類收運處理,力爭到2020年底前,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回收設施設備,確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標準體系,形成切合東莞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劉煒表示,垃圾分類是解決垃圾圍城的有效措施。近幾年,垃圾圍城是我市的切膚之痛,成為制約城市發展最為突出的城市病,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是必要途徑。
要把垃圾治理作為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突破口,從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入手,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徹底解決垃圾產生量大、成分復雜、處理難度高等問題,從根本上扭轉垃圾圍城的被動局面。劉煒說。
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有步驟地開展
據悉,東莞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有步驟地開展,逐漸在從公共機構到社會面進行延伸。2018年,全市公共機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包括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10%以上。
2019年,全市公共機構持續推進強制分類,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相關企業啟動強制分類,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5%以上。
2020年,鞏固強化、穩步推進全市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的強制分類工作,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分類標準及收運處理有明確要求
會上,東莞市城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郭懷晉(主持全面工作)表示,公共機構、相關企業等實施強制分類的主體負責將其產生的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其中,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可逐步納入強制分類的類別,其他垃圾按現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
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備受關注,包括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園林廢棄物。針對不同類型的垃圾,如何進行分類收運處理?
以關注度高的有害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為例。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具有易燃性、腐蝕性。
爆炸性及傳染性等特點,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屆時,相關部門會在強制分類區域設置若干個專門的有害垃圾投放容器,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識,引導單獨投放有害垃圾。2018年10月底前,全市公共機構要完成區域內有害垃圾投放容器的設置,由市機關事務局負責督促落實;2019年10月底前,全市相關企業要完成區域內有害垃圾投放容器的設置,由各園區、鎮(街)負責督促落實。
建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配套體系
郭懷晉說:在全市范圍內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建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配套體系顯得尤為關鍵。
郭懷晉表示,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需要在強制分類區域統一配備標志清晰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可回收物-藍色垃圾桶,易腐垃圾-綠色垃圾桶,有害垃圾-紅色垃圾桶,其他垃圾-灰色垃圾桶)。
緊跟其后,便是優化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根據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進度,調整原有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立有害垃圾收運系統、易腐垃圾收運系統、可回收物收運系統及其他垃圾收運系統,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閉性好、標志明顯、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運車輛,實現不同類別生活垃圾獨立收集、運輸。各園區、鎮(街)根據分類投放為主、二次分揀為輔原則,因地制宜設置垃圾分揀站和分揀中心。
同時,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終端處理設施是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要保證。加快生活垃圾分類終端處理設施的建設,解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園林廢棄物等的處理去向問題。
與此同時,引導居民自覺開展垃圾分類意義重大,也是確保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效果的重要手段。
會議要求,各園區、鎮(街)在原有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單位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轄區內居民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過設置固定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收集點,設立宣傳欄、垃圾分類督導員等方式,引導市民自行定點分類投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由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等負責日常管理,再由專業公司上門集中收運。設置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引導市民在家中做好干濕分類后投放,易腐垃圾納入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進行收運處理,其他垃圾進入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
多管齊下,合力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需要形成合力作用,才能確保開展效果,形成長效機制,有利于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此次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東莞多部門聯動,將完善制度保障和監督考核,加快完善東莞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制度,明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要求,依法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合力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如果說完善制度保障和監督考核是管理手段,那么,提倡源頭減量和終端管控則是科學做法。
郭懷晉表示,在源頭產生環節,提倡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厲行光盤行動,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等;在中端收運環節,嚴格把關拒收拒運,對未按要求進行分類的生活垃圾進行拒收拒運;在終端處置環節,嚴格控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進入生活垃圾焚燒廠或衛生填埋場。各級部門要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傾倒生活垃圾、倒賣地溝油等行為。
探索智能分類和社會參與,為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注入活力,使其更接地氣。郭懷晉說。
會議透露,東莞將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拓寬資金投入渠道,按照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方向,通過互聯網+等模式促進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線上平臺與線下物流實體相結合,推廣互聯網+垃圾分類有效經驗,促進垃圾分類的智能化、數字化管理。
與此同時,東莞將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形式,充分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及處置服務,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
《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11月1日正式施行
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起草的政府規章《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1月8日市人民政府十六屆第3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兑幎ā丰槍|莞市環境衛生管理制定政府規章,細化既有治理制度,將各種治理經驗納入條文,鼓勵各方參與,為東莞市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并為環境衛生執法提供依據和保障。
《規定》共七章五十六條。主要對總則、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與建設、環境衛生責任、垃圾處理管理、環境衛生作業服務、法律責任、附則等七個方面作了規定。起草的目的在于立足我市環境衛生管理實際情況,制定關于環境衛生管理的政府規章,依法加強環境衛生設施、責任區、作業服務以及垃圾處理管理,創造清潔、優美、文明的城市環境。
《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三大亮點
一是明確責任劃分,打造共治格局。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機關、團體、部隊、企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劃分的衛生責任區負責清掃保潔,《規定》第十九條、二十條明確了環境衛生責任區的責任人及其應履行的責任,如市直管城市道路由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東江東莞段江河及其灘涂管理范圍由市水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其他河道及其灘涂管理范圍由屬地園區、鎮(街)河道管理機構負責等。第二十一條至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詳細規定了各環境衛生責任區的劃分和明確了責任人,如臨街經營場所、廢品收購站、化糞池、洗車場所等衛生責任,還有農貿市場、各類建設工地、物業管理小區的責任人以及上述區域相關主管部門協助做好日常管理的職責,從而保障責任區制度的落實。
二是規范作業服務,加強市場監管?!兑幎ā分ν茝V作業服務社會化,形成涵蓋市場準入到市場退出全過程的閉環式監管體系,擬解決作業服務不規范、作業質量難保證等問題。其中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政府采購作業項目質量考核不合格,嚴重影響城市環境衛生的,或者中標單位已不具備履約能力,繼續履行合同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采購人可以依法終止合同,確立了退出機制,保障環境衛生作業的質量。
三是改善福利待遇,關愛環衛工人?!兑幎ā返谒氖鶙l至第四十九條分別從政府、用工單位和社會公眾的角度出發,明確相關主體保護作業人員合法權益的基本準則,鼓勵相關主體采取積極措施關愛、幫助作業人員,督促環衛作業單位采取措施改善環衛作業人員工作條件,逐步提高環衛作業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
為更好的落實《規定》的宣傳貫徹工作,10月15日,市城管局組織召開了《東莞市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宣貫會議。市城管局相關領導,市城管局綜合執法支隊、各科室副科級以上干部,下屬單位正副職干部,立法辦、環衛科全體工作人員,各園區、鎮(街)城管分局負責環衛、法規、執法工作的分管副局長、股長(組長)及業務骨干共約37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志鋒主持。